临潭县卓洛乡:政策护航+机械助力
连片药田结出“致富果”
金秋时节,临潭县卓洛乡的藏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基地,一派丰收盛景。几台中药材专用挖掘机械穿梭田垄,机械臂精准翻土,带着泥土的药材被整齐输送至田埂;村民们紧随其后分拣、装袋、人工与机械协同作业,让丰收的节奏更快、底气更足。
作为临潭县藏中药材产业的核心种植区,卓洛乡紧扣全县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”部署,打出“政策补贴+机械赋能+连片发展”组合拳,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。在政策扶持上,卓洛乡针对散户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推出分级补贴:参与集中连片种植的农户,进行补贴每亩有机肥5袋,地膜一卷,苗木监测户按每户700元,脱贫户和集体经济组织每亩600元,一般户按每亩500元补助。目前,苗木及地膜补助:当归补助12.84万,党参补助59.129万,黄芪补助16.72万,涵盖全乡农户覆盖234户。
卓洛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 包忠源: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,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撑。2025年我乡建设种植药材基地5个,其中当归基地1个,总计230亩;党参基地3个,总计1083亩;黄芪基地1个,总计300亩;基地建设涉及全乡耕地1613亩,带动农户234户参与种植。通过农户参与、科学种植、土地流转等方式,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下一步,我乡将保持恒心韧劲,重点围绕中药材种植等产业,用足用好国家政策资金、持续激发群众参与活力,切实让群众聚在产业链、安在产业链、富在产业链。
务工人员 李发广:以前人工挖一亩地得8到10个人,按现在的人工成本200多元,一天需要2000元左右,现在机械上阵,1天就能采收10亩以上,减少了人工成本和采收效率,还大大减少了党参根茎的破损。
日扎党参种植大户 道知才旦 :今年的党参长势很好,每亩可以产800斤左右,加上今年药材价格比起去年稍低,一斤也在15元左右,一大袋100斤左右的党参来说,加工后抛去人工,种植成本,一亩也卖2000多元,不仅自己钱袋子鼓了,也带动群众务工,增加了群众的收入。
近年来,集中连片种植不仅解决了散户“小、散、弱”的问题,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。今年卓洛乡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突破2800亩,其中集中连片面积达1800亩,较去年增长64%;散户平均种植规模从3亩提升至8亩,通过统一采购农资、统一对接销售,每亩种植成本降低15%,优质品率提升至92%。从“零散种植”到“连片发展”,从“人工劳作”到“机械助力”,卓洛乡凭借政策红利与生态优势,让藏中药材成为农户增收的“摇钱树”,也为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、百姓富足的生动图景。
记者 李晓东/张颖薰